我院师生赴嵊州开展传承越剧文化暑期社会服务活动
浙江嵊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既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又是越剧的诞生地。在浙江省打造高质量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为响应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快越剧事业传承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院师生十余人于7月中旬赴嵊州,开展传承越剧文化暑期社会服务活动。
第一站:东王村
师生们抵达越剧发源地——东王村,参观了越剧诞生地陈列室以及东王村内部的一些建设与景观,深切感受到了东王村浓厚的越剧氛围。在村长的介绍下,师生们了解了东王村的人口分布、就业情况、发展情况以及发展历程等。基于现状,师生对东王村的旅游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东王村在越剧诞生地这个背景下,积极挖掘更多的越剧元素来吸引游客,同时要提升村容村貌,开展更多的亲子研学路线。
第二站:越剧小镇
越剧小镇是在保持天然山水田园风貌的基础上,打造集戏剧、文化、生活于一体的生态园区,以越剧为核心,以包含戏曲、话剧、舞蹈、曲艺、音乐剧等的常态化演出为支撑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旅游小镇。傍晚,师生们通过新媒体直播的形式,带领互联网观众们一起云游越剧小镇,以个人的力量帮助小镇宣传,吸引游客。这片乐土深受“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的人文滋养,以山水为承载,戏剧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小镇得以开发建造。小镇设施完善,配备许多游乐活动,让游客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领略越剧文化。与此同时,小镇可借助互联网平台更加积极地去寻求合作,扩大小镇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游客以及艺术家来此进行创作。
第三站:越剧博物馆
建立在越剧之乡的越剧博物馆,珍藏着27000多件越剧文物史料,其文物涵盖了越剧服饰、道具、乐器、剧本、唱片、艺人纪念品等。这座揉越剧韵律和江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中,珍藏着大量越剧文物珍品和史料供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参观、研究。陈列区共分三个展厅和一个越剧艺术欣赏厅。是中国越剧发展史的文物收藏中心、历史研究中心、陈列教育中心。师生们在此了解到了越剧发展面貌,以及越剧在形成、发展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不断改革创新走向繁荣的历程。
第四站:越剧艺术中心
随后,师生们来到越剧艺术中心,对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黄美菊老师进行了采访。她向我们介绍了越剧发展以及生存现状,同时介绍了自己学习越剧的契机与心路历程。多年来,她始终坚持认认真真唱戏,用生活沉淀自己,立志用毕生精力传承越剧。作为嵊州市越剧团的一员,黄老师秉承“出人出戏出精品”的宗旨,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精品剧目。
浙江省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省域品牌,嵊州作为越剧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院师生回到高校之后,将继续与嵊州当地定期保持沟通交流,争取让开展越剧文化传承活动形成长效机制,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越剧文化、爱上越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