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应如何面对择业压力

来源:国际贸易系    日期:2008年11月07日    阅读次数:949

     有一些梦想,有一些追求,还有一些自负;有一些担心,有一些恐惧,还有一些迷茫———这就是大学生步入社会时的最初心态。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表现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的成绩卓著,令人瞩目;有的屡屡碰壁,失意至极。在梦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面前,很多没有做好准备的大学生,在受到某些挫折后,往往掉头直下,愤世嫉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所以,大学生需要为未来的择业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合理的自我心理定位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就业是其人生中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和重大转折,这对于他们今后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一群有高智商、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的社会群体,自然有较高的理想与追求,他们往往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不少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了自信。 
   然而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来看,情况也许不容乐观,历届毕业生中仍有不少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当然有其社会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他们自身所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自我做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案例:某校一位学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当初应聘的职务是总经理助理,可老总却让她跑业务,和一些高中生、中专生一起天天在外面奔波折腾,看客户的眼色,还说是让她锻炼锻炼。一次她到一家公司去联系业务,灰头垢面的,正好碰上她的大学同学,她一副白领的得意模样,让她觉得脸面丢尽,真想找一个地缝钻下去。此后,她觉得干这份差事没面子见人,就辞职不干了,之后,只得天天在外找工作,到现在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对于类似这样的大学生来说,在就业过程中,应不断调适自己原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取向,不要与他人盲目攀比,特别是要去掉“面子”观念,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择业目标要求相适,不要成为过分的理想主义者,而要培养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心理承受能力。 
   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顶峰。大学生择业时如果有这种心理准备,就可克服其好高骛远的通病,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大学生首先要正确全面地作出自我评价,对自己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有的大学生整天沉浸在理想王国里,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常常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切实际,由于择职时取向过高,往往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就业受挫。

 

4.你的动手能力怎么样?
  

     案例:某毕业生应聘到外资企业工作后,感觉自己的能力好像比不过普通技工。这两天总是挨骂,韩国老板说他这个计算机本科毕业的高材生还没有那个职高生能干,书白读了,工资也给降下来了。他心理感到很愧疚和不平,但有些问题他真的解决不了,而老板说的那些技工,能将他一整天也出不了的活,一下就给弄出来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读的书实在是比他多啊!------我们过去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常因为缺乏动手能力而减少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这其实也是对我们传统教育方法的一种挑战。发达国家很重视学生个人实际动手能力,虽然也讲学历,但是不唯学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导向,我国目前存在的单纯强调学历、文凭的观念将逐渐纠正,而学历与技能并重的观念将会逐步被社会认可
  造成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大学生进入的将是劳务型、操作性的岗位,用人单位需要的也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劳动者,而这些正是现在的大学生所缺少的,故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使自己做到真正的“货真价实”,以满足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通知公告

国际贸易系手机网站
Copyright © 2014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国际贸易系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浙ICP备05013608号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464号
Power by:苏迪科技

联系我们

学院邮箱:gjmyx12345@163.com

学院办公室:0571-86929910
学生工作:0571-86929715
就业指导:0571-86929763